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宁波消防设计公司
张经理
18058235092
18058235092
719457049@qq.com
比如,表中名称栏下所有“高层”所在的行中对应于“三级”、“四级”处都画有“短横线”,这是因为按照GB50016-2014(2018年版)1表1的规定,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即没有耐火等级为四级的高层建筑。
(2)对于建筑首层为火灾危险性小的大厅,该大厅与周围办公、辅助商业等其他区域进行了防火分隔时,可以在首层将该大厅扩大为楼梯间的一部分。考虑到建筑层数不大于4层的建筑内部垂直疏散距离相对较短,当楼层数不大于4层时,楼梯间到达首层后可通过15m的疏散走道到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总的来说,图示17中的(2a+b) ≤44(55)并非孤立的数值,而是建筑设计者结合消防安全要求、人员疏散行为以及建筑结构特点综合考虑的结果。理解这个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循防火规范,确保建筑物在紧急情况下能有效保障人员安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17图示2理解:此图示表示房间疏散时,首先需通过袋形走道,疏散距离为a,随后可进行双向疏散,距离为b或c。整体疏散距离考虑了袋形走道与双向疏散因素。个人理解:依据二级耐火等级的其他单、多层建筑规范,双向疏散的房间疏散距离上限为40米,袋形走道疏散距离上限为22米。
1、《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也对电气设备的防火保护提出要求。规定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其中包括防火封堵。对于配电箱等设备,应确保其与周围环境的防火隔离,防止火灾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配电箱防火封堵是由以下规范规定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规范第6条明确指出,除特定规定外的其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如确需穿过,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空隙紧密填实。
3、在实际应用中,是否需要使用防火泥封堵配电箱进线,主要取决于具体环境和规范要求。例如,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数据中心、医院等对消防安全要求极高的地方,使用防火泥封堵配电箱进线是非常必要的。防火泥不仅可以有效阻隔火焰蔓延,还能防止烟雾扩散,确保人员安全。
4、配电箱需要防火封堵。防火封堵材料进场施工前,提供防火封堵材料的基本数据和文件-———消防产品型式认可证书,检验报告,工程材料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材料报验表等,需当地消防部门的认可要进行认可。施工用配电系统各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位置要合理。
5、在建筑规范中,强电箱明装时,其暗配线管的进入方式通常是从配电箱后面进入,或者通过线盒过渡从箱的上方或下方进入。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需要在分户箱上开设长孔,必须注意在开孔后进行严密的封堵,以确保安全和美观。配电箱进线孔封堵通常使用防火泥和橡胶垫片。
【答案】:C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第5条规定,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消防电梯并不是必须在每层都设置前室,但每层都会停靠。以下是关于消防电梯设置要求的详细说明:前室设置: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外,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
高层电梯并非必须要设置前室,这取决于电梯的性质。以下是具体分析:消防电梯需要设置前室:当电梯为消防电梯时,为了保障消防安全,需要设置消防前室。消防前室面积有一定的要求,单独的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
(1)电梯前室是消防上的概念,只有消防电梯需要有电梯前室,普通电梯不需要。 消防电梯前室需要用防火墙、防火门封闭起来,通过防火门与疏散通道连接。(2)普通电梯门外的空间叫电梯厅,最小深度要8米(无障碍规范要求),另有其他最小深度的要求,可自行查规范。电梯厅可以敞开。不需要防火门。
是的,消防电梯必须设置前室,以利于防烟排烟和消防队员展开工作。当消防楼梯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以及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
【答案】:D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第3.3.4条规定,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油绸制品仓库属于乙类仓库,故不选A。根据该规范第3.3.5条规定,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答案】: A、B类厂房,若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则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包括制鞋、制衣、玩具、电子等类似用途的厂房。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池外),设置在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池外)。
新《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的四大变化趋势如下:拆解----重构 未来的整个规范逻辑将发生巨大变化。由现在的各项目规范平行实施的现状,改为以全文强条的通用规范为共性的统领,项目规范为主干的支撑,再重构起整个规范的新逻辑。
年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新版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编号为GB 55037-2022,自2023年6月1日起实施。新版规范在消防救援设施、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结构耐火等方面做了改变。
新版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旧版相比,主要变化包括以下几点:消防救援设施:设置标准:新版规范对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消防救援口等设施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
新版国家标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与旧版相比,主要进行了以下调整:消防救援设施方面:增加了消防车通道的宽度和转弯半径要求:这一变化旨在提高消防救援的便利性,确保消防车辆能够迅速到达火灾现场并进行有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