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间距规范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火间距)

发布者:宁波消防设计公司发布时间:2025-08-17访问量:14

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是多少?

两座仓库的相邻外墙均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可以减小,但丙类仓库,不应小于6m;丁、戊类仓库,不应小于4m。两座仓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0h,且总占地面积不大于表3-3中一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建筑防火间距规范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火间距)

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计算标准是,对于一二级丙类厂房与一二级民用建筑,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米,若耐火等级每降低一级,则防火间距需增加2米。例如,一二级丙类厂房与三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米,与四级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则为14米。

对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等,最小防火间距为10米。若耐火等级每降低一级,防火间距则增加2米。例如,一二级厂房与三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米,一二级与四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4米。

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是多少?

1、正常情况下不小于6米,符合要求时防火间距可减小,或者不限防火间距。注:1 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该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两楼防火墙间距的标准一般是9米,这是为了确保两栋建筑物之间在火灾时能够有效隔离,保障人员疏散和灭火行动顺利进行。不过,具体间距还需考虑以下因素:消防车辆通行条件:为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通行,一般情况下,防火间距应为7米。高层建筑防火规范:对于高层建筑,其防火间距需根据高层防火规范进行调整。

3、防火间距一般为不得低于6米。具体数值还需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性质、疏散通道等综合因素确定。以下是对此详细解释:防火间距的定义与重要性 防火间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之间相互影响、保证灭火救援和疏散安全的距离。

厂房防火间距是怎样规定的?

厂房防火间距的规定如下:乙类厂房与特定建筑或地点的防火间距: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戊类厂房的防火间距调整:单层或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其与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相关规定减少2m。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米。这主要是为了确保一旦发生火灾,可以有效防止火势蔓延到重要公共建筑和人员密集区域。对于单层或多层戊类厂房,它们与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减少2米,而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则需要遵循相关规范。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米。此规则用口诀记忆为:两厂房,高火墙,距不限,二甲4。若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级或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0小时,则其防火间距亦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米。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米。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之间以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在本表规定的基础上减少2米,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视同民用建筑按照表2-4的规定执行。

甲类和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米。戊类厂房:单层或多层的戊类厂房之间,以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以按照规定的数值减少2米。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将戊类厂房视同民用建筑,按照民用建筑的规定执行。

联系我们
微信 18058235092 电话 18058235092